长城汽车新能源?长城汽车新能源发布会

有一说一 51 0

【导语】长城汽车新能源?长城汽车新能源发布会?有没有人知道,网友解答“长城汽车新能源”的简介如下:

旅游攻略目录:

普及“四驱电混”,是长城新能源最锋利的尖刀?

长城汽车新能源?长城汽车新能源发布会

2023年3月10日,在长城汽车的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上,长城发布了最新技术——智控电驱电混动技术(Hi4),官方表示这是一套专为新能源全场景高阶驾驶需求设计。新技术是可为用户带来“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的技术。长城计划将这套全新的技术首搭近期上市的全新哈弗新能源车型,全系新能源产品也将在2024年全面普及这套智能四驱技术。

回过头看发布会的前两天,长城汽车发布了2月份产销快报,2月汽车销量达68209辆,同比下降 3.65%,今年前两个月累计销量 129728 辆,同比下降28.94%。旗下品牌哈弗、WEY、欧拉等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眼下已经在新能源转型中有些落后的长城汽车急需出招挽回市场颓势,让消费者和投资人重拾信心,成败在此一举。

Hi4是什么?

Hi4采用的是P2+P4构型,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实现了四驱的同时没有增加电机数量,让整体成本可控,实现标配四驱+前后轴动能回收,让四驱技术普及成为可能。相比上一代DHT技术,Hi4智控四驱电混技术全工况下综合油耗下降15%,并且在成本上实现了更大的用户价值。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用两驱车的价格获得了四驱车的体验,用四驱的性能实现了两驱的油耗”。

Hi4智控电驱电混动技术的构型,包括混动专用发动机、混动专用两挡DHT变速器、大功率高效电后桥及低内阻动力电池。在这套构型模式下,长城汽车未来将会推出1.5L+DHT+P4、1.5T+DHT+P4两套动力总成,动力总成最高系统功率能够达到340kW,工程热效率打到41.5%,油耗能够降低 6%—7%。

同时,采用的两挡 DHT 变速箱直接与发动机输出端链接,发动机处在高转速区间时,可以传输到前轴一个相对低的转速,而后驱动电机依然采用纯电驱动。官方透露,搭载Hi4技术的车型将会覆盖从A级到C级的多款式车型,从此次发布会上长城展示的产品示意图外观判断,首款搭载Hi4电四驱系统的车型将会是即将于4月上市的蓝山DHT-PHEV,这让笔者对新车的售价以及实际驾乘体验充满了期待。

在智能电驱动时代,软件层面的升级同样值得关注。而基于智能能量管理和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Hi4智控四驱电混技术可以按照不同使用工况特点和需求通过“3擎9模”的动态切换,具体可以实现电两驱模式、纯电四驱、串联模式、1挡直驱、2挡直驱、并联两驱、并联四驱、单轴能量回收、双轴能量回收9种模式。

Hi4带来哪些好处?

具体来看,根据用户日常使用场景,主要可以分为6大日常使用工况来表现这套Hi4智控四驱电混技术综合效率最优的工作模式。

一、城市道路行驶:市区道路行驶经常遇到红绿灯与堵车,车辆走走停停,这时在电池电量充足时可以采用2驱模式行驶,以降低油耗。在电量不足时车辆可启动串联模式,在城市快速路上,系统智能自动切到1档位直驱模式,这样能够让避开发动机低功率运转空间,直接切换至最佳转速区间,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二、城市急加速/爬坡工况:相较于北方,这种工况多出现山路与地势起伏变化较大的城市,这种工况需要短时间调动动力请求,这是由电机配合的纯电四驱模式可以最快实现动力最大化,1档直驱也可以为车辆提供更高效的动力;

三、高速巡航工况:高速工况下车辆将这切换至2挡直驱模式,发动机处在高效运转区间,2档位智能调节配合高效动能回收模式,进一步降低油耗表现;

四、高速加速/爬坡工况:并联两驱、并联四驱模式,在最大发挥发动机高效运转区动力的同时,剩余动力由电机提供;

五、减速制动工况:Hi4架构相比传统双电机串并联架构的优势是增加了双电机双轴能量回收模式,能量回收综合效率更高。

六、弯道与非铺装路面:Hi4架构设计一套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可以利用前后轴双电机的优势,对车辆前后轮进行扭矩控制。在起步及加速阶段,动力可以均匀分配到前后两个轴上,提高四个车轮到附着力。同时在过弯与非铺装路面,Hi4架构可以通过扭矩调节,提高车轮转弯循迹性,以及提高车轮通过性。

聚焦新能源竞争主赛道

在此次大会上,长城汽车并没有提及新产品的定价区间,据厂家内部人员透露,新车型将会根据“市场”定价原则,价格方面会有一定惊喜。同时,长城高管一直在提及长城汽车是中国SUV制造领先者,至今旗下产品均已SUV产品为主,在SUV制造上拥业内不可比拟的体系能力与技术优势。

一直以来,大家提及四驱往往是车型的高配或顶配车型,四驱车相比两驱车型价溢价要高出八千至一万多元,在加上四驱SUV的油耗偏高,令不少消费者望而怯步。为此,长城汽车利用自身专业的SUV制造能力和四驱技术的攻关,最终推出了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接下来长城汽车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宣布普及电动智能四驱的汽车品牌。

2023年初,吉利汽车发布银河技术品牌、奇瑞推出火星超级架构。随着长城汽车Hi4技术的发布,面向新能源转型,自主品牌三巨头已经开始全面提速。事实上,长城汽车内部高层对于新能源与智能化的转型是十分积极的,很多年以前就开始进行全面的布局,不管是混动、纯电、氢能源等技术路线都有诸多技术专利。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柠檬混动DHT”技术实际上要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技术还要更早发布与推广,只是近两年执着于品类创新与多品牌经营,让新能源转型策略不够聚焦,以至于在市场上没有换来亮眼的成绩。鉴于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以及众多合资品牌在混动技术路线上的重要布局,2023年将是插电混动产品大爆发的一年。

传统燃油车的洗牌正在加速,激烈的竞争与市场格局的变化让长城汽车这样的燃油车销量大户的试错成本不断叠高。来自于掌门人魏建军的焦虑、投资人的期待、经销商伙伴的压力,甚至是舆论场上的质疑,与之相关的所有人,都在为长城汽车捏一把汗,无数双眼睛都紧盯着长城的一举一动。

长城能否挺过2023年?或许随着Hi4技术的落地,我们可以初见一些端倪,但是对于长城汽车的起跳才刚刚开始,正与所有人的期待一样,长城汽车迫切需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迎来一个新的爆款。

文/白雍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新能源汽车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解构长城智能新能源战略:强价值点,生态与变革

“12万就能买B+级车雪铁龙C6 ”、“奔驰部分车型降价高达12万元”……近期,价格战的战火烧到了汽车领域,降价促销、保险补贴、政策补贴、金融贴息、旧车置换补贴、赠送选装包等等手段频出,各家车企纷纷摆出了架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30个汽车品牌参与到这场价格战。也正因为此,“低价才是汽车的出路”、“价格血拼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诸如此类的言论开始在行业内流传,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诚然,当前传统燃油车产业已经被逼到了墙角,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崛起,大量的新能源车型不仅有着更高的配置,而且在车机系统、智能座舱以及使用成本等等层面,都对传统燃油车形成了挤压态势。

然而降价促销只能算是清理库存为数不多的出路,但品牌也不能沉迷于赔本赚吆喝。有人选择降价躺平,也有人选择逆流而上,破而后立。

近日,长城汽车的一场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吸引了业内外的众多目光,正式宣告要筑高新能源市场的城墙,并郑重提出“回归本质,科技平权”的主张,试图重构护城河。

在对手们纷纷迈向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作为传统燃油车时代的王者之一,长城汽车将如何实现“大象转身”,它的底气又在哪里?耐心看完,你一定有所收获。

强价值点:全民四驱时代引领者的魅力所在

作为此次新能源干货大会的重头戏,全新发布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无疑备受关注。

按照官方的说法是,“从用户日常出行场景出发,推出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电四驱创新构型的全球首创智能四驱电混技术——全新Hi4,打造‘天花板’级别的混动技术,真正实现‘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

或许消费者们会有疑惑:“我为什么非要购买一台四驱车型呢?”

这其实是古老的传统燃油车时代遗留的认知差别。以往实现四驱往往需要复杂的机械传动结构,这会让成本大大提高,考虑到消费者的购车预算、用车环境等等,足够用的两驱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在汽车电驱化之后,动力源变成了电动机,仅需前后两个电机就能轻易实现汽车的电四驱,让动力的输出不局限于某一轴,实现更好的性能释放,减少因扭矩过大、动力过剩而出现打滑的情况。并且可以实现双轴能量回收/单轴能量回收,增加续航。

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前提下,四驱能够让车辆的操控性、通过性、安全性等有显著提升,远不是电子设备能够替代的,何乐而不为呢?

最关键的是,长城新能源的这套Hi4四驱电混系统将首搭在主打亲民定位的哈弗品牌车型,以引领者的姿态,让车市竞争升级“全民四驱时代”,可见其魄力所在。

如果说特斯拉是大多数人对电动车最初印象的传播者,比亚迪是以“油电同价”推动新能源车口碑的普及者,那么长城新能源就是以“两驱价格、四驱体验”推动全民四驱时代的引领者,为消费者带来更具有想象力和期待的新能源产品。

生态:构建体系与全价值链的力量

强大的汽车工业始终是一个制造业强国的底层支柱。二十年间,市场的变换、政策的布局和无数企业的起落浮沉,最终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为中国换来了坐上牌桌的机会。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绝对不是在能量源方面的简单切换,而是需要同时满足新能源和智能化两大需求,如果还是以传统制造业的思维去积累,那么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科技生态型企业。

长城显然早就看到了这一点。

时至今日,长城已经构建了业内领先的“光伏+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的能源体系,完成了”太阳能-电池-氢能-车用动力”的全价值链布局,打造以整车为核心,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等相关技术产业,实现多物种相互作用,并持续进化的“森林生态”,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世界唯二,完成了能源、智能化两大领域扁平化、网络化、去中心化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森林生态的价值所在?

从市场需求来看,消费者需要的是智能新能源汽车,意味着新能源车需要在能源技术、电池、储能、软硬件、高速率通讯、AI计算、生态服务等全方面的进行突破。

这就要求车企们在转型突破中不能再把自己当做传统制造商,而是用更具战略规划型的产品思维,去完善其生态各个技术环节的关键力量,并且以产业生态竞争的思维去考虑自身在研发、产品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赢得先机。

长城汽车成功构建的森林生态,无疑是在其造车路上做出的最正确决定,它将助力长城在新能源车这条路上均衡发展,更垂直,更专注,同时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实现相对更低成本的制造,以利益让渡的形式,实现更具价值力、更出色的产品优势,全新Hi4就是依托这样的生态诞生的。

要知道,一个最终能够走出国门,塑造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汽车品牌,绝不是在PPT里做出来的,也不会是靠人口红利堆砌出来的,它一定是在一个强大的产业链、完整的生态里孕育出来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长城的森林生态已经与特斯拉的能源生态系统属于同一起跑线了。在业务模式方面,长城布局了完整的、深度垂直整合的能源和运输生态系统;在产品层面,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型,更丰富的产品矩阵;在市场方面,依靠旗下特点鲜明的汽车品牌优势建立口碑。

可以说,森林生态将助力长城汽车迎来爆发的第二增长曲线,成为孵化更多独角兽企业的超级母体,在新能源、自动驾驶、氢能及钙钛矿等领域大放异彩,构建起属于长城魏建军的商业帝国。

变革:万米长跑要有更多耐心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长城汽车毫无疑问已跻身中国汽车企业头部阵营,并且凭借哈弗、长城皮卡、坦克、WEY、欧拉等品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爆款车型制造机。

不过从长城汽车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的成绩可谓喜忧参半。回顾过去的2022年,长城汽车营收虽有增长,但部分品牌市场表现呈现一定的下滑态势。

有趣的是,在销量“败退”的时刻,长城汽车却实现了营收增长,2022年营业收入1373.51亿元,同比增长0.69%,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82.79亿元,同比增长23.0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45.36亿元,同比增长7.14%。

这说明了在赚钱和品牌向上这件事情上,长城汽车是真的将战略执行到位了,以高价值车型驱动品牌向上,实现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3.0组织机制变革初见成效。

2023年1-2月,长城汽车15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15.5%,智能化车型占比提升至88.1%,柠檬、坦克和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车型占比已达75.1%,持续向高价值、智能化迈进。

目前长城汽车旗下稳住了哈弗H6为代表的基本盘,并在此之上打造了大狗系列的热门车型,此外还有坦克300、长城炮等爆款车型。从市场结果来看,这也说明市场消费者确实对于长城汽车品牌价值的认可度正变得越来越高。

不过外界也流传了另一种看衰的声音:由于哈弗品牌销量下滑,长城汽车新能源产品成绩不及友商,有专业人士认为长城汽车赚到了钱丢掉了市场,似乎有些吃老本的嫌疑。

对此,钟叔驾道认为,老牌企业转型不可能做到立竿见影,转型阵痛在所难免。而且作为一家商业企业,在面向转型的特殊环境下依然注重利润指标,反而是更加沉稳的表现。提高利润、提高现金储备,是给长城汽车的转型成功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这确实是一条稳健的策略。

更强的盈利能力,足以保证长城在研发投入的充足现金流。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研发总投入达85.44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费用化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4.74%,主要用于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等高新技术领域研发布局。

而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分析》中,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达6042份,同比增长62.86%,蝉联中国民营车企第一;专利授权量达4652份,同比增长42.87%,位居在华车企第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966份、1650份,分别同比增长51.11%和80.53%,均蝉联在华车企第一。

可以看到,长城汽车正加速新能源、智能化技术布局,持续筑牢技术护城河。凭借着多年打造出来的稳健基本盘,与尚在创业期,难以看到盈利希望的新势力车企相比,长城汽车的重构突破之路或许很痛苦,但势必会更有底气和希望。

钟述

一部手机有上千个零部件,一辆车有上万个零部件,国产手机花了十年时间从低端逐渐迈向高端,让“中国制造”撕掉了低端价廉的标签,以长城新能源为代表的国产新能源车企也在复制同样的路径,而它们的使命,是把“中国制造”带到另一个历史高度。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说过:“未来五年是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期,是中国汽车领跑新赛道的唯一一次机会。”这意味着,这一轮新能源竞争周期只有五年,长城汽车向新能源转型已经迈入关键期。

2023年长城新能源的破局之路能否成功,将直接取决于新的组织架构阵列和森林生态,是否有能力集中资源,通过综合采取更得力的技术措施、打响价值战的策略,推出更多大卖的“爆款”车型。

唯有更多“爆款”组成的“舰队”,才能助力长城汽车这艘航母突破竞争红海,驶向更广阔的新世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钟叔驾道,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城汽车新能源有几款?

长城汽车新能源有1款,就是长城C30新能源。长城C30新能源是长城汽车以长城C30为基础打造的一款纯电动汽车,采用了一款永磁同步的电机,总功率为120kw,总扭矩为280nm。长城C30新能源的纯电续航里程为270km;在充电时间方面,长城C30新能源的快充时间为0.66小时,慢充时间为12小时。该车尺寸长宽高分别是4471mm、1705mm、1525mm,轴距是2610mm。

主打电混四驱!长城Hi4构筑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护城河”

 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

两年前在穿越红崖无人区的路上遇上了一场暴雨,本来就崎岖的山路瞬间变得更加难以驾驭。面对一个稍微陡峭的上坡,我驾驶的牧马人和前面的牧马人都停了下来,是该挂上四驱了。前车第一次没挂好四驱,车直接横着靠近了山沟,再次挂好四驱之后才慢慢冲上了斜坡。在西北无人区的荒野里一场暴雨让我认识到四驱的重要性,但牧马人这种偏后驱的四驱在这种泥泞的山道上稍微大点油门就会甩尾,要是在冰雪湖面或赛道上正好撒花漂起来,可在这山谷里看着路边的山谷让人头皮发麻。我驾驶的牧马人只能以30km/h的时速前进,好在只是穿越了红崖无人区的一小部分,否则以这种速度穿越无人区要到猴年马月啊。在野外穿越时四驱很重要,但这种残疾四驱更害人。

 

十年磨一剑,中国SUV引领者“长城”终于亮剑——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虽然电动四驱的优势我们都已经心知肚明,但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非一般电动四驱。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作为长城汽车全球首创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采用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创新架构,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中的蜂巢能源、蜂巢易创等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其中,开发了全新一代的动力系统组件,包括混动专用发动机、Hi4前驱动模块总成、Hi4后驱动模块总成、及低内阻动力电池。

 

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实现的创新突破是长城汽车森林生态融合创新的结果。长城汽车森林生态实现了资源的高效整合,形成了强大而稳定的内部协同机制,能够使发动机、减速箱、电机、电机控制器等关键组件同时进行敏捷开发迭代,实现多合一的深度集成,让动力与传动系统部件间更匹配、动力损耗更少、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从而解决了混动时代“不可能三角”难题,做到了性能强、效能高、价格低,开启电混新时代。

 

长城汽车全新Hi4采用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电四驱创新构型,并且能够精准识别实时路况,智能调用前后轴双电机、混动专用发动机,实现纯电两驱模式、纯电四驱、串联模式、1挡直驱、2挡直驱、并联两驱、并联四驱、单轴能量回收、双轴能量回收9种模式的智能切换,保障用户在任何出行场景,均能灵活匹配到最优的工作模式,覆盖全工况。

 

在市区行驶时以纯电两驱、串联模式、1挡直驱模式智能切换,避开发动机小功率低效率区间;市区急加速/爬坡:纯电四驱、1挡直驱模式智能切换,纯电时双电机高效动态调节。直驱时发动机工作点落在高效区间,传递路径最短、效率最高;高速巡航时以2挡直驱模式,使发动机工作点完全落在高效区间,且传递路径最短、效率最高;高速加速/爬坡时以并联两驱、并联四驱智能切换,保证发动机在高效区工作,剩余功率由电池提供;减速制动时以单轴回收、双轴回收模式智能切换。

 

 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的优势是平地起步动力均能分配到前、后轴,起步加速更快,相比传统双电机,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1.8s;坡道起步:起步更平稳,且在低附着系数的冰雪等路面,行驶车速更高,通过时间更短;直路行驶遇低附路面:智能监控车辆状态,实时精准扭矩控制,在毫秒间完成车辆稳定牵引指令,全面提升湿滑路面的驾驶信心。

 

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包含两套动力总成,系统功率高达340kW,覆盖A-C级车型,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动力选择。同时其技术模块核心部件均为行业领先:1.5L/1.5T两款混动专用发动机,以当前行业领先的技术配置可实现最高41.5%的工程热效率,油耗能够降低6%—7%;全新Hi4前驱动模块总成,传动效率可高达98%,同时能够实现换挡无顿挫和工作模式智能切换,提升动力性和舒适性。

 

就在上个月,在博世(呼伦贝尔)汽车测试技术中心的冰面上刚体验了博世的dTCS分布式牵引力控制系统、VDC2.0 Premium至尊版车辆动态控制系统2.0、eDTD分轴扭矩分配系统,而现在看到长城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已经拥有了这些功能,即Hi4系统包含的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以强大的功能带来完美的操控表现。当高速行驶过弯时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智能及时修正车辆行驶状态,以趋于完美的50∶50轴荷分配带来整车更高极限性能,实现平稳、安全高速过弯;行驶通过连续转弯时系统能精准解读驾驶员的转向意图,过弯更平稳,带来更出色的驾驶乐趣;在非铺装路面脱困时前后轴均可驱动,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实现更精准的动态扭矩分配,轻松实现单轮脱困,带来更出色操控性能;通过前后轴双电机动力解耦,扭矩转移,使车辆保持良好的越障能力。

 

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作为全球首创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通过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能够智能分析驾驶者动力需求、车速、驾驶模式、道路坡道、方向盘转角、电机转速、横摆角速度等驾驶员操作及车辆状态信息,并融合摄像头、雷达等路况信息,智能识别不同的用车场景,进行最优的前后桥扭矩分配。现在看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已经实现了对当前同级产品技术的全面超越,带来更出色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最近刚刚体验了某日系纯电SUV,其优势是电动四驱车型的全地形战斗力,但四驱入门车型的价格比两驱入门车型(售价19.98万元)贵了人民币6.9万元,显然对于普通消费者只能望梅止渴了。如今,长城拿出的杀手锏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不仅武艺超群,还有平易近人的售价,实现了人人能买得起的四驱车型。Hi4车型将等价平替两驱车,推动进入全民电四驱时代,真正实现“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让用户“买得起,开得爽、用得省、跑得远”,做到“全工况效率最优。

 

 

纯粹的价格竞争必然不会长远,新能源汽车行业要突破价格战困境,唯有通过技术创新升维、制造与众不同的产品才能驾驭未来。长城汽车依托科技长城+森林生态提前获得新能源下半场“入场券”。从2022年建体系、强服务,到2023年以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的发布为号角,全面冲刺160万辆年销量目标。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与运动AS,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综合】长城汽车新能源?长城汽车新能源发布会?读完后秒懂了,更多关于“长城汽车新能源发布会”的攻略关注我们:https://cdbbt.com/

标签: 长城汽车新能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复制成功
微信号: 13708016106
添加微信:四川跟团/定制/租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