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业绩?长安汽车简介

旅游老者 86 0

【导言】长安汽车业绩?长安汽车简介?不懂就往下看,精细化讲解“长安汽车业绩”的内容如下:

旅游攻略目录:

长安汽车:2019四季度走出低谷,2020重返高峰还差多远?

长安汽车业绩?长安汽车简介

曾经长安汽车业绩的“自主一哥”——长安汽车,在经历长时间销量、净利润持续下滑的考验之后,随着长安福特和自主版块复苏,长安汽车业绩在2020年或有望改善。

事件回顾:

1月7日,长安汽车(SZ:000625)发布“未经过本公司审计师确认2019年12月销量及2020年销量目标”公告。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最后一个月,长安汽车销量为19.37万辆,同比增长31%。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长安汽车2019年少有的单月同比“大涨”。

至此,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达到176万辆,较2018年减少15.16%,这与长安汽车2019年246万辆销量目标相差甚远,完成度仅为71.54%。不过,四季度销量回暖,让人看到长安汽车强劲复苏势头。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销量公告」

1月8日收盘,长安汽车股价报收10.97元/股,上涨2.52%;1月9日,该公司股价继续上涨0.09%,报收10.98元。

关注焦点:

作为前中国自主品牌“一哥”,近几年长安汽车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不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板块,较长一段时间让长安汽车感到苦恼,资本市场对长安汽车也是非常失望。尤其是长安PSA寿终正寝,也让长安汽车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不过,近期长安汽车自主板块乘用车强劲复苏,合资公司长安福特有回暖迹象,给长安汽车以希望。该公司股价从2019年10月21日的阶段性低点7.08元/股,已涨至11元左右,涨幅近55%。

K线解析:

回到企业本身,汽车K线将具体分析长安汽车销量业绩情况,并从中总结2019,并展望该公司2020发展情况。

一、从2019年12月销量构成来看,长安自主品牌依然走势强劲。当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实现销量15万辆,同比劲升35%,表现“回暖”,但2019年全年整体销量同比下滑7.84%,没能守住“防线”,凸显出其仍面对较大挑战。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销量公告」

当然,瑕不掩瑜,长安汽车正在“走出泥潭”,是一件对中国品牌整体发展的利好消息。

二、2019年12月,长安自主旗下几款重点SUV车型更新换代之后开始发力。长安汽车官方数据显示,CS75热销2.86万辆,同比大增287.5%,其中CS75 PLUS单月就突破2万辆大关。CS75系列车型全年销售超过19万辆,达到19.32万辆,同比增长38%。

长安CS35系列车型12月达到1.63万辆,同比增长20.8%;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4.17万辆,同比增长7.8%。长安CS55系列12月销量同样突破万辆大关,达到1.11万辆,同比增长32%;全年累计销售11.22万辆。

去年1-12月,上述3款SUV销量累计达到44.71万辆,占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全年销量52.63%。由此可见,SUV是长安销量的最大贡献者,这与投放多款畅销车型PLUS系列不无关系。

此外,轿车方面,逸动系列12月销量达1.03万辆,同比增长97.9%;全年累计销售12.4万辆。

三、长安福特系列实现止跌企稳,单月销量首次正增长,2019年12月销售1.8万辆,同比微增0.66%,扭转此前持续下滑的势头。去年12 月,福特锐际上市,并获得不错的订单量;根据长安福特加速计划,2021年前将投放至少18 款新车,预计2020年长福将推出多款新车型。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销量公告」

四、长安马自达去年12月销售1.26万辆,同比增长9.2%,实现稳步爬坡。不过,汽车K线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马自达终端价格促销所致,2020年该品牌在中国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销量公告」

五、2019年最后一天,长安汽车发布公告,公司于2019年12月30日,与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签署长安汽车业绩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安PSA)50%股权全部转让给前海锐致,转让价16.3亿元。数据显示,2019年1-9月份长安PSA累计亏损22亿元。

该交易完成后将大幅减少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长安PSA出售完成能够减少公司亏损点,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对长安汽车2020年无疑是利好。

六、在新能源方面,长安汽车则陷入泥潭。目前并不得知其整体销量数据,但是结合此前情况来看,长安新能源在2019年的整体销量并不乐观。

相比吉利、长城、广汽新能源、上汽新能源等企业,长安新能源板块与之差距逐渐扩大。

七、总体来看,长安汽车2019年主要亮点为CS75 PLUS热销,长安福特止跌。不过,对长安汽车而言,这股势头能否持续,仍需要2020年新产品加入后的表现来判定。

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业绩回暖之后,各大证券投行机构纷纷迅速做出反应,整体来看,券商机构对于长安汽车持乐观态度。

华泰证券、华创证券、西南证券、东方证券、华西证券等分别给予长安汽车业绩了该股“买入”或“增持”评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开始触底反弹了吗 | 唐言柳语

2018年大幅滑坡之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000625.SZ,下称“长安汽车”)在2019年也并不轻松。

7日晚间,长安汽车晒出了2019年的成绩单。经历了2019年上半年的低迷与下半年持续爬坡之后,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定格在175.99万辆,同比下滑15.2%。而2018年,长安汽车全年累计销量同比下滑25.58%。

受业绩持续好转的推动,去年6月底起,长安汽车股价从6.61元的低谷持续拉升至10.97元(2020年1月8日收盘价)。

那么,长安汽车业绩要开始触底反弹了吗,2020年业绩有多大可能实现增长?

基于长安汽车2019年拆分之后的销量数据,笔者认为长安汽车自主业务2020年增长趋势明确,但合资板块仍存在不确定性。

长安汽车自主乘用车自去年三季度起持续实现大幅同比和环比双增长,主要原因是CS75PLUS、CS35PLUS等PLUS系列新产品的拉动。过去几年里,长安汽车在研发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产品造型能力不足,这是其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销量下滑最大的原因。新推出PLUS车型弥补了造型的短板,并在动力总成等方面有所更新,上市后立即拉动长安汽车销量增长。

2019年6月之后,长安汽车自主乘用车逐步形成4款月销量超过1万辆的支柱性产品的格局,其中长安CS75系列车型销量更是达到2.8万辆左右,成为拉动长安汽车业绩向上的龙头。

PLUS系列还改善了长安汽车的销量结构,高价值产品销量占比提高,2020年总体业绩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合资板块,长安福特2019年销量为18.399万辆,同比下滑51.29%。长安福特曾经是长安汽车最大的利润奶牛,2016、2017年的利润贡献分别为90.7亿元和60.39亿元,2018年长安福特销量下滑54.38%至37.77万辆,亏损8.03亿元。长安汽车还未发布2019年经营业绩,预计长安福特2019年亏损将继续扩大。

为了扭转困境,长安福特股东双方加大资金、技术与产品的投入力度。预计这些投入会增加长安福特2020年财务费用的负担,即便销量业绩好转,盈利情况也恐难有大的扭转。

对于长安福特来说,2019年12月上市的全新紧凑级SUV锐际是其扭转困局的关键。长安福特从接近百万量级的年销量规模,短短几年里跌至18万辆,承受压力的不仅仅是其自身,还包括供应链和经销商。过去两年,长安福特的经销商已经出现了隐性退网的情况,锐际能否获得可观的销量和利润,关系到长安福特经销商渠道的存活,以及未来复兴的根基。

长安福特还有一个利好是豪华品牌林肯即将国产,但二线豪车整体生存压力巨大,林肯国产后业绩走向还需进一步观察。

长安马自达2019年销量为13.36万辆,同比下滑19.66%,销量表现低于日系整体水平。相对利好的信号是,长安马自达自2019年三季度起环比逐月提高,至四季度逐渐实现同比增长。2020年,长安马自达还会推出一款全新的紧凑型SUV CX-30,预计能够带来一些增量。

2019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大考之年,自主品牌与合资车企共同承受市场下滑的压力,但这很可能只是开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常务副理事苏晖认为,中国车市的下滑调整将持续到2023年。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认为,在这一轮车市的调整中,50%的中国品牌将会遇到生死存亡的挑战,能活下来的不过5~6家。

在这场战争中,长安汽车看起来重新获得了增长的动力。它最大的挑战在于市场环境的持续恶化。2019年前11月,中国车市整体下滑7.9%,其中自主品牌下滑了18.5%,自主品牌优势的低端车市场大幅萎缩。

与此同时,大量弱势的二三线合资品牌在市场挤压之下,不得不开始和自主品牌争夺用户。如果长安汽车在2020年能够抗住合资品牌的压力,持续向上,它才算真正建立了全面增长的引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哪有岁月静好,只有负重前行丨年终盘点

从2018年4月的“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开始,长安汽车在自我加压式的发展下,至今已靠近两年。继在重庆车展前夕发布蓝鲸动力品牌和蓝鲸NE平台之后,长安汽车以2019年下半年复苏式的业绩增长,为2020年的总体发展做了值得期待的背书。

根据1月8日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长安汽车2019年12月销量为193,716辆,同比增长31%。其中,长安系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为150,361辆,同比增长35%。可以说,长安自主部分在2019年最后一个月迎来了久违的亮色。

而长安汽车全年整体销量为1,759,971辆,同比下滑15.16%。2019年,长安汽车累计共生产179.74万辆新车,同比下降10.01%。长安汽车的两家合资公司在其2019年的转型过程中,仍旧没有给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

我们毋庸讳疾忌医,长安想在下一轮时代的竞争中能够获得一席之地,还有很多功课要做。那么,我们来看看,长安的2019年究竟如何呢?

能否丢开合资拐棍

曾经有人说过,“不丢开合资的拐棍,长安永远做不大。”长安集团的整体竞争力,需要自主板块的强大。因为,曾经年销售200万辆以上的规模,其中合资品牌占据了很大份额。但是合资失速后,长安久久未能在自主品牌部分发力。

当然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快速判断出问题所在,进行系统性的提升。2018年,长安汽车进行了密集的战略布局。从更新3大战略,签署6大协议,到发布10款新车,面对市场变化,经过调整的长安汽车终于在继2019年6月长安旗下逸动系列、CS75系列、CS35系列、CS55批售销量均突破万辆,实现环比的大幅增长后,年底再次迎来35%增幅的喜报。

从产品来看,长安2019年的两款重磅车型轿跑SUV车型CS85和CS75 PLUS,在2019年先后上市,目前情况还算不错。根据数据,CS75系列12月销售28,620辆,全年销售193,227辆,同比增长38%。而3月6日上市的CS85累计销量为22,676辆,月均2000辆的水平对于一款轿跑SUV来说,也没有背离公社最初的判断。

此外,CS35系列12月销售16,389辆,全年累计销售141,701辆,同比增长7.8%。而夹在当中的CS55系列12月销售11,148辆,全年累计销售112,219辆,也近乎月销一万辆。当然,长安CS系列还有个瑕疵,那就是产品排列过密。所以,长安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考量CS系列中产品的合理间距,最好是让其中一款SUV退出,其他的进行精耕细作。

记者在之前的文章《CS35:长安汽车的背水一战》中还讲过,CS35 PLUS和CS75 PLUS是长安进入下一轮竞争的核心产品,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为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从2019年的结果来看,这两款产品没有辜负长安上上下下的希望。

此外,值得注意的两点是,逸动系列12月销售10,325辆,全年累计销售124,024辆,维持月销一万辆的成绩,这意味着长安的轿车2019年也回到了正常水平。而生产特种车辆和轻卡、皮卡的河北长安,2019年销量比去年减少5.26万辆,同比下降36.5%。

长安在2019年做了很多事。我们知道,长安很早就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产品矩阵齐全,做到了人无我有。这些年,长安汽车在“苦练内功”的过程中,也正在向“人有我优”的精品制造迈进。所以我们不必对长安过于苛责。

记者6月4日在参观蓝鲸动力品牌的发布会举办地——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时,还了解到,在研发深度上,当别的车企还在研究影响1~2%性能的因素的时候,长安已经在研究影响百分之零点几性能的因素了,这是更加精细化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作为正是长安汽车“花钱最多的地方”,长安全球研发中心引进141台全球顶级测试设备,并且花费了8年时间和43亿元的巨大投入。

而且,号称“10年都不过时的动力技术平台”的蓝鲸NE动力平台,作为动力模块化平台,兼顾强悍动力与高效节油的平衡,在长安汽车中国、英国及全球研发团队历时4年研发后,终于打造出来,值得我们击节赞赏。当然,长安还有很多需要尽快提高的地方。比如,长安的高端P4平台何时能够量产,我们还不得而知,据悉要等到合肥智慧工厂二期工程竣工。

从核心的财务方面分析,我们从长安汽车最近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也可以看出,长安的营业成本还是太高,而死磕“永不妥协的高效能汽车动力解决方案”的长安,在“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伟大愿景下,需要对于整体管理成本进行更加科学的考量。

混改,静悄悄

长安新能源方面,2019年的整体销量并不乐观。不过,其混改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2019年12月3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长安新能源拟引入南京润科、长新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而在此次增资扩股完成后,长安汽车对长安新能源的持股比例由100%降至48.95%,而长安新能源科技公司也将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变为联营公司。

长安新能源通过混改解决了急需的资金问题。不过,我们依旧需要提醒长安新能源的是,在纯电动平台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主流的时刻,“油改电”产品也在加速淘汰过程中。从研发角度来说,油改电是成本低的做法,而且开发周期快,但是,就像那句话所说,“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新能源方面长安需要攻坚,尽快出台自己的纯电动平台。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在7月5日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也表示,长安将加大投入,开发国际一流、深度集成的三大纯电专属平台,包括七大核心技术平台。不过,在广汽新能源已经量产基于纯电动专属平台的Aion S和Aion LX后,长安不会感觉不到压力。相比吉利、长城、广汽新能源、上汽新能源等企业,长安新能源板块需要尽快缩短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家地方国企奇瑞汽车,也完成了混改的关键一步。相对于奇瑞混改动静之大,长安的混改明显就是“静悄悄”。不过,本来混改就是大趋势下的必然之势,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毕竟企业是需要集中精力去做事的。

除了混改,长安另一家曾经的合资对象铃木撤出中国后,长安铃木由合资公司变为长安集团全资子公司,长安铃木的两座工厂闲置产能需要尽快处理。我们知道,其中一家工厂正在与绿驰汽车合作,但主要的25万辆产能的工厂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处理。这都是长安需要2020年尽快解决的问题。

2019年对于长安来说是很有意义的。混改收获了资金,而且自主销量也在回暖,另一方面长安汽车2019年还甩掉了一些亏损的包袱。比如,长安汽车在2019年5月通过引入爱驰将所持江铃控股的股权稀释至25%。

2019年最后一天,长安汽车还以16.3亿元的转让价出售了长安PSA 的50%股权,完成了《股权转让协议》的签署,而最终宝能汽车有限公司100%控股子公司前海锐致接受了长安PSA。长安PSA则自合资以来连续亏损,2019年1-9月份更是累计亏损22亿元。长安汽车在年末彻底出手,算是堵住了这个无底洞般的窟窿。

毕竟,DS退出中国已经是眼见的趋势,而长安最终能下决心把这部分股份出让,说明长安的决策过程在加快,这也是面对2020年及以后的市场变化所需的转型速度。2020年长安汽车能否如愿以偿搭上这场汽车行业变革的顺风车,尚未可知,但是,从目前加快的行动来看,值得期待。

依然固执马自达

目前长安汽车在合资方面只有长安马自达与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2019年的销量表现不算好,据长安官方数据,长安马自达12月销量为12,598辆,单月销量同比增长9.2%。全年累计销量为133,608辆,同比跌幅19.66%。

对于长安马自达,类似“如果再不改变,长安马自达都快要被国内车市淘汰了。”这样的话,单从销量的角度来看问题,很明显有些偏颇了,小众市场的存在并不能如此武断。因为,如果马自达没有太大野心,那么做个“小而美”的企业也没什么不好,不是吗?

日本媒体在2018年12月底报道过,日产与马自达将在华减产20%。如果马自达减产20%的消息是真的,那么对比19.66%和20%这两个数字,我们将不得不为马自达的明智而喝彩。但是可惜,记者近期就减产问题向马自达中国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被告知去年并没有这回事。

按照长安马自达22万辆的产能来计算,2019年的60.7%产能利用率不高,不过应该还是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虽说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去年第二季度汽车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为76.2%,但是我们都知道实际情况是要比这个数字低很多的。

所以,记者认为,长安汽车需要从合资伙伴马自达身上学到这点精髓,记者在《卖了DS,长安居然还有如此巨量的产能》中已经说过,422万辆的巨大产能,40%不到的产能利用率,这个被动局面必须改变。

然而,我们也要指出,马自达未来在中国的战略困难在于,目前分离的产品体系是撑不起两家合资公司的,每家公司只有两三个产品的现状,最终结果是两家都吃不饱。这是马自达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不过,马自达依然是那个固执的马自达,我们不用报太大希望。

长安福特的反击

2019年下半年,沉寂两年多的长安福特终于开始奋起反击。长安福特的反击以诺曼底登陆为喻,也表明长安福特被逼到了悬崖边上,没有任何退路了。

2016年,长安福特在没有全新产品投放市场的情况下,销量依靠惯性逼近了百万,那是长安福特最靠近百万大关的时刻。而从2017年7月份开始出现了同比下滑,长安福特在两年的时间里苦苦支撑。

而从8月16日开始,长安福特开始了一系列围绕“D-DAY”的反攻策略。长安福特在完成“以销定产”、不给经销商压库存的转变后,将平均库存水平维持在35天左右,从而重新进入回升向上的发展轨道。而12月19日上市的全新锐际,采用2.0T+8AT+四驱的配置,也显示了长安福特在20万元区间打造2.0T+四驱标配的野心。

?

此外,9月长安福特还公布了“加速”计划,从2019年到2021年底,长安福特将陆续投放至少18款新产品。2020年长安福特将引入中大型SUV——探险者。2019年,长安福特还首次拥有了属于合资公司的独立研究院,负责产品规划、造型结构、整车项目管理等各环节的产品开发体系。

经过2019年,实现止跌企稳的长安福特的业绩如下:2019年累计产量为20.1万辆,同比下降48.08%。长安福特销量12月销量为1.79万辆,2019年累计销量18.4万辆,同比下降51.3%。

我们也知道,长安福特2020年面临的挑战非常艰巨。长安福特以“3E”SUV为2020年的主导,而新能源方面在马斯克的特斯拉开始在中国量产启动攻城拔寨的时候,新能源没什么动静的长安福特显得落后许多。当然,希望2021年MACH-E的国产能为长安福特的新能源扳回一局。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一句老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长安汽车2020年的突破势在必行。在越来越激烈、严苛的竞争面前,有着再次领先自主品牌十年强大信心的长安,需要做得更多。因为,只有一流的企业才能打造出一流的产品。而且,要想岁月静好,必须有背后的百倍努力和负重前行。

文/王小西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大车企Q3财报解读:有的赔钱赔到腿抖,有的数钱数到手软

时间行至十月底长安汽车业绩,不少国内外车企陆续发布今年三季度财报。整体来看长安汽车业绩,可以分为三大阵营:

国内车企随着三季度销售的走强,以长城汽车、比亚迪为代表的国内车企财务表现也十分突出;

跨国车企阵营,豪华品牌宝马、戴姆勒、特斯拉均取得耀眼成绩,这与其在中国市场的强势表现息息相关;

而另外一些车企就没那么幸运了,如现代集团、塔塔集团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甚至出现亏损。

▍长城汽车:皮卡重拳出击

日前,长城汽车披露财报,今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62.14亿元,同比增长23.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4亿元,同比涨幅2.9%。

从销售业绩来看,长城旗下几大支柱均表现强劲,尤以哈弗品牌SUV序列和皮卡序列为主。

哈弗H6已累计88个月获得SUV月度销售冠军,引领哈弗品牌三季度18.3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8.5%;WEY销量达到2.4万辆,同比增长3%,欧拉和长城皮卡分别同比提升179.9%和93.2%。其中,长城皮卡的市场占有率近50%,中国每卖出两台皮卡,就有一台是长城。

10月26日,第十万辆长城炮在长城汽车重庆智慧工厂正式下线。距离第一辆长城炮下线,仅用了一年时间,刷新了国内皮卡市场的销售记录,见证了长城汽车在中高端皮卡市场的强劲实力。

同时,长城汽车在柠檬、咖啡、坦克三大技术平台的加持下,产品价值正稳步提升,显示出头部车企的竞争力。前三季度,长城汽车销量目标已完成66.8%。

▍长安汽车:亏损到盈利,重振雄风?

长安汽车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0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38亿元,同比增长220.23%-242.78%;预计2020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98-11.98亿元,同比增长241.84%-384.2%;

财报指出,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主要因公司销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自主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合资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然而,要注意的一点是,2020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约56亿元。

回望上半年,长安汽车在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后,亏损26.17亿元。而增加今年三季度的非经常性损益约56亿元,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

由此可见,以CS75 PLUS为首的自主阵营全面“PLUS”化并未强势带动整体业绩增长,合资业务仍旧是集团不可承受之重。

▍比亚迪:汉、唐齐发

日前,比亚迪发布公告,修正了2020年1-9月的公司业绩。修正后,比亚迪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4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115.97%至128.67%,远超此前其给外界发布的预测。

此前,比亚迪曾预计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28亿至30亿元,此次修正调高归母净利润6亿元。从各季度财务数据比较来看,三季度比亚迪的盈利状况整体超过前两个季度。

上修业绩预期,比亚迪的理由有二:一是在新上市的旗舰轿车“汉”以及改款旗舰SUV“唐”的带动下,销量快速触底反弹;二是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运营效率提高,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从9月销售数据分析,可见汉、唐两款高端车型的强势拉动作用。9月,比亚迪汽车销量合计42183辆,同比增长3.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9881辆,同比增长45.3%。

在新能源车型中,汉交付5612辆,较上月实现环比增长40.3%;唐DM达到3000辆,这还是改款上市不到一个半月的成绩。两款车型合计占据新能源车型约45%。

如果说,比亚迪第三季度盈利强势超越前两季度之和,那么随着汉、唐两款新车型到达半年左右时间的放量期,第四季度更加可期。对比亚迪当前业绩表现,各券商也表示乐观:称公司增长势头相当良好,而招银国际则称公司估值仍有上升空间。

▍江淮:且看思皓

江淮汽车的业绩可以形容为:全靠补贴。

今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车实现扭亏为盈,业绩预告显示1-9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4400万元左右。

且把销量放在一边,先看补贴:第三季度江淮汽车以及旗下子公司获得的政府补贴累计金额达到3.5亿元。今年内,江淮汽车累计获得9笔政府补贴,补贴金额高达8.17亿元。

算下来,江淮汽车前三季度的业绩亏损大概在7.73亿元。

新能源车企的早期发展之路大都依靠补贴,但江淮汽车的补贴周期似乎长了一些。

也不是完全没有利好,思皓就是江淮的一张王牌。按照规划,思皓品牌将依托全新模块化平台,推出紧凑型SUV 思皓X5、紧凑型SUV 思皓S811、纯电动紧凑型SUV 思皓X811、以及1款未公布命名的紧凑型SUV和中型车。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嘉悦A5、嘉悦X4、嘉悦X7等车型都将过渡至思皓品牌旗下。

销量方面,江淮第三季度的总销量是12.32万辆,同比劲增43.84%,显示出紧随大盘行情的回暖。而在今年1-9月,江淮汽车的累计销量达到33.3万辆,同比增长3.7%。

▍现代汽车:陷入亏损

第三季度,现代汽车收入同比增长2.3%至27.5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34亿元),但是营业亏损却达到3138亿元(约合人民币18.58亿元),净亏损达188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18亿元)。

究其原因,现代汽车解释到,由于发动机质量问题和召回相关的成本抵消了原本的收益所致。此前,12个分析师现代汽车业绩预测,若除去相关质量问题的支出,本能实现1.8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

现代在声明中表示:“第三季度业绩反映出公司在发动机质量问题上进行了很大支出,这是因为公司想提前采取措施,确保消费者安全,并主动承担未来可能增加的与质量相关的费用。公司自2018年以来的三个季度一再出现质量问题支出,长安汽车业绩我们真诚地向长安汽车业绩我们的股东和投资者道歉。”

疫情影响下,现代汽车全球销量继续呈现同比负增长态势,第三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滑9.6%至997842辆。截止第三季度,现代汽车全球销售总额为2605189辆,收入74.75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1.14万亿韩元,净利润为7412亿韩元。

▍塔塔汽车:亏损扩大

日前,印度塔塔汽车发布2021财年第二财季(2020年7月至9月)财报。期间,塔塔汽车合并净亏损31.4亿卢比(约4,247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亏损为21.7亿卢比(约2933万美元)。

财报显示,塔塔汽车公司的收入下降了18.2%,至5353亿卢比。这是由于,“局势危机和英国退欧的不确定性削弱了需求,捷豹路虎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12%。”

不过,塔塔汽车首席执行官Guenter Butschek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仍然希望在本财年末实现全面复苏,以适应经济的总体改善。”塔塔公司预测,下半财年业绩将表现出色。

▍戴姆勒:感谢中国

第三季度,戴姆勒集团息税前利润(EBIT)达到34.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74.74亿元),远超预期的21.4亿欧元,去年同期为31.4亿欧元(约247.90亿元);现金流也超出预期,达到51.4亿欧元(约403.27亿元)。

尽管全球受疫情影响,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强劲复苏(第三季度豪车需求提升24%),成为戴姆勒旗下奔驰部门盈利增长的强大引擎。

看全球业绩分布: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在第三季度的全球销量约61.4万辆,同比增长3.9%,其中,有约22.36万辆来自于中国的贡献,并且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增幅达到23.4%。

因此,戴姆勒信心十足地提高2020年全年利润预期,预计全年息税前利润将达到去年同期水平,而公司此前的预期是全年利润将同比下滑。

销量增长,降本增效,成为戴姆勒今年的主旋律。

戴姆勒还透露,虽然公司在发展纯电动车,但未来向电动汽车转移的过程中,公司将不再那么重视销量,而是更多地将重点放在提高盈利水平上。

▍宝马:现金流增

日前,宝马在初步财报中表示,今年第三季度汽车市场迎来反弹,帮助该公司汽车业务获得了高于预期的自由现金流。

宝马透露,今年第三季度,其汽车部门的自由现金流为30.65亿欧元(约36.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14亿欧元(约8.4016亿美元)。

公司解释道:“(自由现金流增加)主要是由于多个市场的复苏速度加快,带来了更高的销量增长。

销量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宝马集团实现全球销量675680辆(包括BMW、MINI和劳斯莱斯品牌),同比增长8.6%;前三季度共交付1638316辆,同比下滑12.5%。

在中国,今年第三季度宝马实现销量23.06万辆,同比增长31.1%,以6981辆的优势反超梅赛德斯-奔驰,问鼎国内豪车市场销冠。

▍特斯拉:里程碑式的季度

日前特斯拉公布第三季度财报,业界再次被点燃。

财报显示,特斯拉不仅实现了连续5个季度盈利,更是再次创造了历史新记录。其更是在财报开头表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季度。”

??共交付了139593辆车,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44%;

??总营收为87.71亿美元,环比增长45%,同比增长39%;

??营业利润为8.09亿美元,环比增长147%,同比增长210%;

??净利润为3.31亿美元,环比增长218%,同比增长131%;

??自由现金流为13.95亿美元,环比增长234%,同比增长276%;

??现金及现金等价位为145.31亿美元,环比增长69%,同比增长172%;

在特斯拉的营收板块中,汽车仍取得最大占比,在87.71亿美元的总营收中,汽车业务就贡献了76.11亿美元,而能源业务、服务(其长安汽车业绩他)分别贡献了5.79亿美元和5.81亿美元。

因而,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是财报亮眼的主因。第三季度,特斯拉共交付了约14万辆车,其中Model S/X共交付了1.53万辆,同比降低13%;Model 3/Y共交付了12.4万辆,同比增长56%。

有研究机构称,特斯拉不只是车企,其SpaceX等业务带来巨大好处则是,在企业内部所有的技术创新都能够轻松的“跨界应用”,并且因此极大降低研发、生产等成本。

更有激进者甚至称:“特斯拉其实根本不是车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总述】长安汽车业绩?长安汽车简介?纯旅游百科解答,更多关于“长安汽车简介”的攻略关注我们:https://cdbbt.com/

标签: 长安汽车业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复制成功
微信号: 13708016106
添加微信:四川跟团/定制/租车
我知道了